教师总览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育团队 > 教师总览

  • 姓名:张梅
  • 院系: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
  • 职称:副教授
  • 邮箱:meizhang05@163.com

主要研究领域:移民与全球治理、公共外交、华侨华人、侨务理论

教育、工作经历:

2006.9-2009.7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 博士

2009.7-2019.11 中共中央统战部培训中心 讲师、副教授

2015.2-2016.3 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美国哈佛大学 访问学者

2019.11-至今 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

社会兼职:

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理事

欧美同学会留美国分会理事、副秘书长

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、研究员

《环球时报》特约记者

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特约记者

主要著作:

1.《哈佛学者看中国和世界》,当代中国出版社,2019年3月。

2.《中华一脉:华侨华人专题七讲》,国际文化出版公司,2017年6月。

3.《人生的十个永恒问题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 2009年1月。(译著,第一作者)

公开发表的部分研究文章:

1.“中国软实力的现状、发展与新时期的中美关系”,《马克思主义研究》2016第5期。(该文被《新华文摘》2016年第17期、《社会科学文摘》2017年第 15期转载。)

2. “试析以色列侨务公共外交”,《现代国际关系》2018年第6期。

3. “中国侨务公共外交:问题与展望”,《现代国际关系》2017年第11期。

4. “《躁动的帝国》中的华侨华人群像”,《华侨华人历史研究》2017年第2期。 

5.“以史为桥 沟通哈佛与中国”,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2016年第4期。

6. “欧立德教授与‘新清史’研究”,《清华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2016年第4期。(第一作者)

7.“中国和平崛起与新时期对外关系”,《东南亚研究》2016年第3期。

8.“华侨华人与文化‘走出去’研究”,《现代传播》2016年第2期。

9.“宋怡明教授与海外华人研究”,《华侨华人历史研究》2016年第2期。

10.“要正确看待日益强大的中国”,《马克思主义研究》2016第1期。

11.“华侨华人与中国梦的实现”,《新视野》2015年第3期。

12. “主体论的终结”,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》2014年第5期。

13.“空间、知识与权力——福柯社会批判的空间转向”,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》2013年第3期。(第一作者)

14.“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”,《马克思主义研究》2012年第6期。(该文被《侨务工作研究》全文转载。)

15.“马克思是一个费希特主义者吗?”,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》2010第4期。

16.“论‘历史先天’”,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》2009年第4期。

17.“自主话语的幻想与反主体的考古学”,《哲学研究》2009年第2期。

公开发表的部分报刊文章:

1.“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·奈谈美中贸易战:美对华贸易战借口说不通”,《环球时报》2018年11月20日。

2.“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关系及战略互动”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18年8月30日。

3.“美对华政策演变及中美关系前瞻”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18年1月11日。

4.“成全球性大国,中国需慎之又慎”,《环球时报》2016年10月26日。

5.“思考中国问题要有大局观”,《人民日报》(海外版)2016年8月9日。

6.“为学当既修身也致用”,《人民日报》(教育版)2016年8月18日。

7.“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的发展”,《环球时报》2016年9月14日。

8.“美国工作签证或收紧 特朗普会是留学生的噩梦吗?”《环球时报》2016年11月21日。

9.“STEM教育助力美国领先全球”,《环球时报》2016年8月22日。

10.“亲近美国名校,从夏校开始”,《环球时报》2016年7月18日。

11.“慧眼独具 书写哈佛华裔百年文化史”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16年1月11日。

12.“神话比较揭示人类拥有共同的根”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17年2月16日。

13.“全球化时代的海外华侨华人研究”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17年6月8日。

14.“中华文化传 华侨是桥梁”,《人民日报》(海外版)2016年9月12日。

15.“春节加班机减少,台湾旅游业喊痛”,《环球时报》2018年1月29日。

16.“推进留学人员智库建设”,《学习时报》2018年2月5日。

17.“在哈佛大学听中国商业课”,《环球时报》2018年2月5日。

18.“被‘神化’的西方素质教育”,《环球时报》2018年5月14日。

19.“台当局改称‘华侨’为‘侨民’”,《环球时报》2018年5月22日。

20. “MBA:风光不再还是风采依然?”《环球时报》2016年11月14日。

21. “跨国寄宿,低龄留学生的生活课”,《环球时报》2016年9月5日。

22. “精神人文主义与民族文化复兴”,《中华读书报》2019年3月27日。

23.“南洋华侨史及海外华侨华人研究”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19年6月27日。

主持的部分研究项目:

1.主持“新时代侨务公共外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”课题(在研)

2.主持欧美同学会重点课题 “留学人员助力‘一带一路’民心相通建设研究”(在研)

3.主持北京市委统战部课题“织密在京侨生组织网络 加强思想政治引领”(在研)

4.主持北京市侨联重点课题“留学人员在‘一带一路’沿线国家开展民心相通优势作用研究”(在研)

5.主持欧美同学会“广大留学人员如何正确高效讲述‘中国故事’,传播‘中国声音’”课题(完成)

6.主持中国侨联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研究”课题(完成)

7.主持国务院侨办“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‘走出去’战略研究”课题(完成)

8.主持北京市侨联重点课题 “当代中国特色的侨务理论研究”(完成)

9.主持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 “新时代团结和凝聚海外华裔新生代对策研究”课题(完成)

10.主持北京市侨联重点课题“新时代华侨华人与中国公共外交研究” (完成)

主要获奖情况:

1. 2018年,荣获中共中央统战部“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”征文比赛一等奖;

2. 2018年,论文入选中宣部、教育部、中央改革办等9部委联合发起的“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研讨会”征文活动。

3. 2017年,荣获北京市侨联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;

4. 2016年,荣获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第四届公文写作技能竞赛三等奖; 

5. 2014年,荣获中共中央组织部“全国干部教育培训理论研讨会”三等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