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研究领域 :马克思主义发展史、政治哲学
学术兼职: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、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常务理事、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、北京市委讲师团宣讲专家
教育、工作经历:河北地质大学管理学学士、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博士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后、国家公派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。
先后在河北地质大学、北京联合大学、北京科技大学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。
人才称号:
全国文化名家暨“四个一批”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(理论界)国家级人才称号。(中宣部)
网络名师培育支持计划入选人才称号。(教育部)
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5年度影响力人物称号。(教育部)
主讲课程:
1.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,本科生公共课。
2.《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》,博士研究生公共课。
3.《西方思想史专题研究》,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。
4.《中国概况》,外国留学研究生公共课。
主要著作(独著):
1.《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及其当代价值》,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。
2.《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研究》,人民出版社2018年1月版。
3.《西方文明东进战略与中国应对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。
4.《美国互联网政治意识形态对外输出与中国应对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。
主要CSSCI来源期刊论文(独立作者):
1. 《勇于开顶风船》,《人民日报》理论版2020年10月12日。
2.《蹄疾步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》,《光明日报》理论版2018年2月7日。
3.《国际金融危机的文化价值观维度反思》,《光明日报》理论版2019年2月26日。
4.《建构“自主”话语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自信》,《光明日报》理论版2014年12月16日。
5.《公有主体型自主劳动与社会主义文明创新路径》,《马克思主义研究》2015年第6期。
6.《马克思在意识形态虚假性问题上的理论超越与当代启示》,《马克思主义研究》2017年第7期。
7.《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观的理论超越及其当代启示》,《马克思主义研究》2019年第1期。
8. 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型的哲学根据》,《马克思主义研究》2020年第 9 期。
9.《意识形态概念基本特征的逻辑辨正——基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考察》,《江海学刊》2018年第6期。
10.《习近平文化软实力战略思想探微》,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》2016年第3期。
11.《深刻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、势、事》,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》2017年第6期。
12.《比较视域中政治意识形态概念探析》,《思想教育研究》2017年第2期。
13.《论马克思与恩格斯文明思想超越性的四重维度》,《中南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2018年第6期。
14.《恩格斯文明时代起点观的发展辨析与当代启示》,《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》2013年第4期。
15.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结构论》,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》(人文社会科学版)2012年第2期。
16.《西方文明中心论的演变、本质和应对》,《国外社会科学》2012年第4期。
17.《斯大林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思想的反复与启示》,《史学集刊》2012年第6期。
18.《2020年度网络思想理论状况分析与思考》,《思想教育研究》2021年第1期。
19.《2019年度网络思想理论状况分析与思考》,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》2020年第1期。
20.《2018年度网络思想状况分析》,《红旗文稿》2019年第1期。
21.《2017年度网络思想状况分析》,《红旗文稿》2018年第1期。
22.《2016年度网络思想状况分析》,《红旗文稿》2017年第2期。
23.《2015年度网络思想状况分析》,《红旗文稿》2016年第1期。
主要科研项目:
1.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“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”负责人。
2.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关于信息技术迭代发展条件下意识形态问题研究”“危机中的当代资本主义研究”、“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、话语权、管理权研究”子课题负责人。
3.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年度课题“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态势研究”负责人。
4.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“北京应对意识形态网络舆论战的方式研究”“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方式研究”负责人。
5.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“网络社区意识形态论争的分类应对策略研究”“中国共产党领导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与逻辑研究”负责人。
科研获奖情况:
1.2012年度,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三等奖。
2.2014年度,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三等奖。
3.2015年度,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一等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