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研究领域 :马克思主义理论、政治学(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、农民思想政治教育、文化问题研究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沿问题研究等)
教育、工作经历:
教育经历:
2006年9月—2009年7月在陕西师范大学政治与经济学院学习,获博士学位;
1998年9月—2001年7月在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习,获硕士学位;
1993年9月——1996年7月在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,获学士学位。
工作经历:
现为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大学毕业后,曾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永安乡中学、垦利第一职业中专担任政治课教师;2001年调入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马克思主义学院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,2006年晋升副教授,2008年遴选为硕士生导师,2011年晋升为教授,2012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;2011年进入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做博士后研究;2016年10月调入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。
主要著作、译著:
1.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——以文化多样化视角》光明日报出版社,2011.12,独著,入选教育部《高校社科文库》资助出版计划;
2.《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研究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20.10,专著,入选《现代大学德育创新研究丛书》资助出版计划;
3.合著《高校稳定论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7.12;
4.参编教材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》2005.12;
5.参编教材《邓小平理论概论》2003.11。
主要论文:
1.《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探析》《马克思主义研究》(CSSCI)2015(5);
2.《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影响、成因及对策》《教育研究》(CSSCI)2009(9);
3.《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赜》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》(CSSCI)2018(4);
4.《理工科院校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责任落实的现实困境与破解对策》《思想教育研究》(CSSCI)2020年(7);
5.《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》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》(CSSCI)2019(1);
6.《论马克思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超越》《北京行政学院学报》(CSSCI)2019(1);
7.《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道德理性培育的路径探析》《思想教育研究》(CSSCI)2019年(11),被《教育文摘周报》2020年第10期第10版转载;
8.《论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逻辑和生态危机》《山东社会科学》(CSSCI)2018(8);
9.《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与实现路径》《海南大学学报》(CSSCI)2018(12);
10.《农村基层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现实困境及路径突破》《理论学刊》(CSSCI)2018(6);
11.《全面依法治国视野下农民法治意识培养探析》《红旗文稿》(CSSCI)2016(23);被《人民政坛》2017(2)转载;
12.《新时代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》《光明日报》2019-12-11,被求是网全文转载,被学习强国推送;
13.《拓宽新思想大众化的实现路径》《经济日报》2019-10-21;被学习强国推送;
14.《青少年信仰培育:多元文化中的价值确立》《光明日报》2016-9-11(6);被求是网全文转载;被学习强国推送;
15.《增强新时代社会凝聚力的路径》《红旗文稿》(CSSCI)2019(20);
16.《我国传统美德视域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》《社会科学家》(CSSCI)2016(12);
17.《实现“中国梦”视野下的社会公正问题探析》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》(CSSCI)2014(3);
18.《论文化多样化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及对策》《社会科学家》(CSSCI)2014(6);被人大复印资料《思想政治教育》2014年第9期全文转载;
19.《校园文化建设视阈中的大学生志愿服务》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》(CSSCI)2013(1);
20.《论文化多样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》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》(CSSCI)2011(4);被人大复印资料《思想政治教育》2011年第11期全文转载;
21.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指标探析》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》(CSSCI)2011(5);
22.《文化多元化的特点、实质和意义》《国外社会科学》(CSSCI)2010(4);被《文化学刊》2011年第1期观点摘登;
23.《文化多元化态势中的西方文化对我国社会的冲击与借鉴》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》(CSSCI)2010(6);
24.《论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观》《高校理论战线》(CSSCI)2010(8);
25.《论网络环境下提高未成年人德育实效的基本途径》《电化教育研究》(CSSCI)2009(4);
26.《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审视》《安徽大学学报》(CSSCI) 2009(1);
27.《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影响的成因探析》《中州学刊》(CSSCI)2009(1);
28.《北欧国家福利制度改革的反思及启示》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》(CSSCI)2008(2);
29.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》《毛泽东思想研究》(CSSCI)2008(4);
30.《新时期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》《社会科学家》(CSSCI)2008(5);
31.《新时期高校稳定视域中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》《中国高等教育》(CSSCI)2007(8);
32.《巴门尼德Ontology浅释》《湖南师范大学学报》(CSSCI)2006(1);
33.《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价值目标及实现路径》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》(核心期刊)2020(1);
34.《生态学视野下的高校班级管理方式创新》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》(核心期刊)2020(1);
35.《以包容性绿色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》《广西社会科学》(核心期刊)2019(12);
36.《论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的实现路径》《社会科学家》(核心期刊)2019(2);
37.《论颜氏家训对当代家庭教育的涵养价值》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》(核心期刊)2019(2);
38.《自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路径探究》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》(核心期刊)2018(3);
39.《知识传授与信仰培育: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双重任务》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》(核心期刊)2017(2);
40.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常态化论析》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》(核心期刊)2017(12);
41.《古代“五行”思想对领导干部赢得民心的启示》《领导科学》(核心期刊),2018(33);
42.《论多元思潮影响下青岛市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》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》(核心期刊)2016(12);
43.《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农民生态意识培育探究》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》(核心期刊)2016(5);
44.《论石油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创建的原则和维度》《黑龙江高教研究》(核心期刊)2016(10);
45.《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》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》(核心期刊)2015(11);
46.《西方国家对中国梦的误读及我国的应对策略》《理论导刊》(核心期刊)2015(9);
47.《中国梦视域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》《高等农业教育》(核心期刊)2015(3);
48.《论狭隘功利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》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》(核心期刊)2014(11);
49.《论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》《思想教育研究》(核心期刊)2014(3);
50.《全球化对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影响及对策》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》(核心期刊)2012(12);
51.《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标准》《思想教育研究》(核心期刊)2011(10);
52.《论文化多样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》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》(核心期刊)2011(9);
53.《文化多样化背景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的育人功能》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》(核心期刊)2011(12);
54.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西安城市文化建设》《理论导刊》(核心期刊)2010(12);
55.《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自我教育》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》(核心期刊)2010(11);
56.《文化多元化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》《宁夏大学学报》(核心期刊)2010(1);
57.《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理性审视》《前沿》(核心期刊)2010(11);
58.《刍议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影响及对策》《理论导刊》(核心期刊)2009(2);
59.《网络文化背景下增强未成年人德育实效的途径探析》《教育理论与实践》(核心期刊)2008(10);
60.《论生态伦理教育的时代价值》《黑龙江高教研究》(核心期刊))2005(10);
61.《经济体制建设在遏制腐败中的重要作用》《前沿》(核心期刊)2005(8);
62.《新时期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社会理想教育》《黑龙江高教研究》(核心期刊)2004(2);
63.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》《经济师》(核心期刊)2004(4);
64.《用奋斗精神铸就青春底色》《中国德育》卷首语2019.1.25;
65.《论梁启超的家风教育及其当代价值》《中国石油大学学报》(社科版)2018(1);
66.《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视野下海洋文化自信的生成问题论析》《中国石油大学学报》2018(3);
67.《过程哲学视野下的思想道德教育探析》《天津师范大学学报》2015(1);
68.《当前非主流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》《中国石油大学学报》2013(5);
69.《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当代传承》《中国石油大学学报》2013(1);
70.《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价原则》《中国石油大学学报》2011(1);
71.《中西方传统集体主义教育之比较》《理论学习》2003(10);
72.《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契合性》“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”博士后论坛优秀论文,2017.06;
73.《论文化多元化与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》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,2009.11;
74.《论新时期我国农民民主意识的现状与培养》《科学发展观:理论·模式·实践--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》2006(3)。
主要科研项目:
1.主持2019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“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发展研究”,教育部社会科学司,80万,在研;
2.主持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“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研究”,20万,在研;
3.主持2020年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推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”的子课题“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的战略意义研究”,8万,在研;
4.主持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的子课题“习近平关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传播思想研究” 8万,结项;
5.主持2019年北京市教育科学“十三五”规划优先关注项目“北京市中小学传承传统文化发挥育人功能的研究”,20万,在研;
6.主持2018年共青团中央重大研究项目“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机制创新研究”,10万,结项;
7.主持2016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“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的体制机制研究”的子课题,结项;
8.主持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“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研究”,结项;
9.主持2014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“多元文化背景下我省青少年信仰教育研究”,结项;
10.主持2012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“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研究”,结项;
11.主持2011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“多元文化背景下我省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研究”,结项;
12.主持2011年山东省思想政治教育专项“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”,结项;
13.主持2009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“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”结项;
14.主持2008年陕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“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”,结项;
15.主持2007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“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教育研究”结项;
16.主持2015年山东省教育科学“十二五”规划项目“多元价值观影响下青少年家庭德育的困境及化解对策研究”,结项;
17.主持2016年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“多元思潮影响下青岛市民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”,结项;
18.主持2007年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“网络文化背景下未成年人德育创新研究”,结项;
19.主持2020年北京科技大学教改研究项目“儒家诚信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”(JG2020M49),在研;
20.主持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教改研究项目“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路径研究”,结题;
21.主持2007年中国石油大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“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创新研究”,,结项;
22.主持2010年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“青年拔尖人才工程”项目,结项;
23.参与2018年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课题“理工科院校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责任落实研究”,完成;
24.参与2007年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“新时期维护高校稳定机制和体系研究”,结项;
25.参与2019年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基层立项课题“‘北京榜样’助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”,结项;
26.参与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精品文科资助基金(BR-B)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”,结项;
27. 参与2019年中央基本科研业务经费“社会热点问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研究”,结题;
28.参与2009年西安市社科规划项目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西安城市文化建设研究”,结项。
主要获奖和荣誉称号:
1.《论文化多样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》获2015年山东省第二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,山东省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;
2.《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影响、成因及对策》获2014年山东省第二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,2010年山东省高校优秀成果三等奖;
3.《论文化多元化的特点、实质和意义》获2012年山东省第二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,2011年山东省革命史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;
4.《北欧国家福利制度改革的反思及启示》获2010年山东省第二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,2009年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,东营市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;
5.《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价值目标及实现路径》2020年获评全国最受欢迎的十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;
6.《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赜》2019年获评全国最受欢迎的十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;
7.《文化多样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》获2011年全省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,山东省高校优秀成果三等奖,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,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;
8.《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探析》获得2017年山东省高校优秀成果三等奖;
9.《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》获得2016年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;
10.《文化多元化背景与马克思主义一元导向》获2009年山东省社会科学界优秀成果一等奖;
11.《论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》获2013年全国高校德育论坛优秀论文奖;
12.《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》获2012年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;
13.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指标探析》获2012年山东省高校优秀成果三等奖;
14.《新时期高校稳定视域中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》获2008年山东省高校优秀成果三等奖;
15.《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功能研究》获2016年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;
16.《巴门尼德Ontology浅释》获2007年山东省高校优秀成果三等奖;
17.《论文化多样化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及对策》获2015年东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;
18.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--以文化多样化为视角》获2012年获东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、2013年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;
19.《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教育研究》获2010年东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;
20.《中国传统集体主义教育的特点及其当代启示》获2004年东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,;
21.《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原则》获2011年青岛市思想政治优秀成果二等奖;
22.《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影响、成因及对策》获2010年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;
23.《论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》获2008年青岛市思政教育优秀成果三等奖;
24.《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影响及对策》获2009-2011年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;
25.《网络文化背景下的未成年人德育创新研究》获2006-2008年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;
26.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统领西安城市文化建设》获2009-2011年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;
27.《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的育人功能》获2012年山东省革命史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;
28.《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》获2009年山东省革命史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;
29.《全球化对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影响及对策》获2013年中国石油大学优秀成果一等奖;
30.《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自我教育》获2011年中国石油大学优秀成果一等奖;
31.《论生态伦理教育的时代价值》获2006年中国石油大学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;
32.《新时期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社会理想教育》获2005年中国石油大学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;
33.《西方传统集体主义教育对我国的启示》获2005年石油大学优秀成果一等奖,东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;
34.《中西方传统集体主义教育之比较》获2004年东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。
35.《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》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;
36.《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契合性》荣获2017年全国“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”博士后论坛优秀论文奖;
37. 2019年获得北京科技大学“先进工作者”荣誉称号;
38. 2018年获得北京科技大学“就业工作贡献教师奖” 荣誉称号;
39. 2016年获得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“三八红旗手”荣誉称号;
40. 2015年入选山东省理论研究人才“百人工程”;
41. 2015年入选青岛市黄岛区“拔尖人才”建设工程.
42. 2013年入选青岛市黄岛区“青年拔尖人才”建设工程.
43. 2010年入选青岛市黄岛区“优秀青年人才”建设工程;
44. 2010年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“青年拔尖人才”建设工程。